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

[bookmark] 09/02/2015

  • Tags: 設計, 網站, 網站設計, design

    • 由於網路發展速度相當快,新生代的流行社群不斷浮出檯面的情況下,我們也必須督促自己,讓自己跟進社群經營發展的標準。

      因此,這裡將介紹 Jamie Spencer 提供的各大主流社群版面尺寸大補帖,內容都是以資訊圖表的方式來呈現,因此能讓你能更容易的理解,在畫面中還有貼心的標籤提示~

  • Tags: design, 網站設計, 網站, 設計

    • 最近在旅行,住了不少 Airbnb 上的房子。剛好 Airbnb 的 GrowthHack 團隊是出了名的強,最近在被 Airbnb 催寫房客評價單,覺得這套系統真是設計的超漂亮,決定這次來解析他們的設計手法。

      郵件不斷地提醒

      首先,透過郵件不斷的提醒,在十四天內要寫評價。而且是雙向提醒,也就是如果你不寫評價,若房東有寫你的評價,你也會看不到。

    • 強調是貢獻社區,而不是單向的被要求給 Airbnb 改善建議

      提醒消費者,Airbnb 的社區改善(Traveler 與 Host 的 plan ) 是建立在大家的誠實 Review 回饋上改進。讓你覺得不貢獻有罪惡感。

    • 將問卷分段

      問卷採分段式填寫,非冗長式的一次填到底,讓住客有興趣繼續填下去。這種透過 Gamification 的手段,通常比較常見在商店購物車結帳中。即使是複雜的填寫,也會讓人有動力填寫下去。

    • 將體驗與 Feedback 切開

      設計三欄,讓消費者明白「體驗」與「小差錯」以及「相對建議」應該分開寫。

      這一點要是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,可以改採用這樣方式的設計,可以降低很多莫名其妙的1星,而且開發者能夠得到真實建議。而非憤怒的一星意見「老是 crash」。

  • Tags: 流程, 設計, 服務

    • 我在上課時,總喜歡將 Landing Page 類比為「店餐廳外觀內裝潢」。

      這次來日本才發現,日本為什麼拐客人這麼強,是因為他們在「Landing Page」上還再蓋了一層「Landing Page」

      • 可以看到他們都用了 Landing Page 結構做了包裝:

        • 一句話形容自己(對本店的形容)
        • 提供什麼服務 (直接秀食物)
        • How it works(直接拍餐廳內裝潢)
        • CALL TO ACTION (營業時間)(甚至有寫 Happy Hour 時間)
        • 消除疑慮 (招牌都會寫店內最大容納多少人,讓人不會有「店會不會滿了的疑慮」)
    • 現在參觀任何「傳說中」的好服務都會放心思在看主辦方的細節

Posted from Diigo. The rest of xgreeco group favorite links are here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